关键字:CFO 财务总监 首席财务官
中国CFO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指数正在下降,能源成本飙升给企业增长带来的困扰正进一步加剧。
根据杜克大学-《财务总监》杂志全球商业前景调查,对于美欧经济增长迟滞的担心正在亚洲蔓延,而信心下降的趋势在中国尤其明显。仅有约三成的中国CFO对未来一年的经济增长依然乐观,这与2007年第三季度相比下降了十个百分点;而表示前景堪忧的受访者的比例则从29%上升到了38%。而对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CFO来说,相较于上一季度,参与调查的CFO对于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的人数比例尽管小幅下降但仍超过半数。
这是《财务总监》杂志第二次针对中国CFO展开的全球CFO季度商业前景调查,截至去年11月30日,共有308名中国CFO参与了此次调查。全球范围内,另有573名美国CFO,191名欧洲CFO和203名来自中国之外的亚洲CFO参与了该调查。
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持续升值仍是中国CFO最为关注的问题,而近期突破100美元的油价以及其它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飙升则加剧了他们的压力。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毕明伟预计:2008年奥运会将带动该公司业绩继续增长,但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最主要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快——工人工资每年增长15%以上;而原材料成本每年也上涨约3%到5%。”毕明伟说。
从企业层面看,对本公司的前景持乐观态度的CFO也只有四成,还不到半数。尽管这样,中国的CFO们仍在期盼未来12个月收入会增长8.2%,这个数字甚至高出了此前一个季度7.4%的调查结果。这一方面得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更重要是来源于对投资增长的预期,今年各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增幅预期将达到14%。
中国CFO对本地经济前景的信心略减,而美国CFO对本国经济的期望则是直线下降,已降至本调查开展六年来的最低点。受访的美国CFO中仅有9%依然乐观,40%则认为2008年经济会开始衰退。更令人不安的是:1/3的受访者表示会因信贷原因削减资本开支计划,1/4的企业表示就业岗位也会减少,这些无疑会令业已放缓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对中国的企业来说,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显然无法避免:60%的中国CFO认为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对其所在公司有不利影响,但只有9%认为影响会很大。然而这也给想要积极参与并购的中国CFO们带来了机会,37%的中国CFO计划今年将参与并购,这不仅是人民币相对美元走强的连锁反应之一,也显示出他们对处于经济困难期的西方企业将会出售更多资产的预期。不过,仍有16%的中国公司表示由于先前尝试收购而引发的一系列政治问题,他们对收购美国公司的兴趣有所降低。